國光撤案,公民運動再接再厲!
您在這裡
您在這裡
經過近二年的抗爭,馬英九總統以國光石化開發案,對環境的衝擊超過當地所能承載,宣布政府將透過經濟部要求中油在國光石化董事會上,不支持彰化投資案。馬總統感性的表示,在彰化大城看到溼地農民和養蚵人跪地祈求上天保佑,「深刻體會到當地生態,與來自土地令人動容的生命力」,這是他做出最後決策的重要基礎。
基於普遍「人性」,我們沒有理由懷疑執政者心中的善根和反省力,然而,如果沒有鍥而不捨、動搖選票的反對運動,馬總統會願意真的聆聽來自土地、弱勢人民的心聲?或者認真考量「世代正義」?或者,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蘇貞昌、蔡英文會願意公開承認過去的錯誤?
人民的力量、選票的考量,才是讓朝野領導人不得不改變的關鍵。否則,為何環評歹戲拖磨近二年才決策?為何讓鄉親父老在漫漫長路反覆奔波,在環保署外忍受烈日、雨淋,枯燥的等待?乃至悲憤、傷心流淚?為何放任經濟部長以失業、產業出走等不實言論恐嚇人民?任由環保署角色錯亂的一再想方設法為國光解套?
環評審查期間,環保團體、鄉親父老、青年學子、藝文、醫界等辛苦動員的成果,非僅止於國光在彰化撤案,更強化了公民社會的力量,催化了對石化業以及高污染、高耗能產業發展模式的對話和反省,由此觀點,反國光石化運動當然是台灣社運的重要里程碑。
然而,我們無法認同某些偏頗的評論。中時的社論說「社運團體,在民進黨執政的八年中,沈寂風散,力量潰失」,「透過國光石化…不再與政黨結合,走出自己的路」。這種一口咬定十年社運只是某政黨的「外圍團體」的評論,是因為無知產生的偏見,更是對這十年來守護鄉土,不離不棄的環運界一大侮辱。
從2000年民進黨執政至今,環保團體始終沒有放棄對政府的監督。
從新十大建設中的蘇花高速公路和吉洋人工湖;大投資大溫暖計畫中的台塑大煉鋼廠、國光石化、中科三期、彰工電廠;延續自國民黨的湖山水庫、曾文越域引水、全民造林;乃至2008年國民黨二度執政後的台電大林電廠、中油三輕擴建案、農村再生條例、中科四期、灣寶後龍科技園區、東山掩埋廠等不勝枚舉的錯誤政策,何處沒有草根人民與環保團體集結、抗爭、聲嘶力竭的吶喊?又何嘗沒有挑戰政府成功的案例?
十幾年來,台灣的環境運動已經走在超越政黨、政治意識型態,以土地、世代正義為終極關懷的道路之上,看似微弱的公民社會,透過一個個遍地開花的愛鄉護土,捍衛弱勢農漁的運動,已逐漸成為台灣新社會的基盤,是傲慢、短視、媚俗的主流媒體看不到,是二大恐龍政黨離公民社會太遙遠,而非它們不存在。反國光石化的成功,正代表這股社會新能量的集結、釋放以及再創造,這讓我們更加深信:要矯正錯誤的政策,不可能靠執政者的善意或反省,唯有強健的公民社會,才是帶領國家進步的關鍵力量。
謹以本文向反國光石化及各地奮鬥不懈的伙伴們致敬,我們打了美好的一仗。但這個盲目追求GDP成長,被財團綁架的國家,還需要更多的人民覺醒,匯聚出足以改變整個體制的力量,當下及未來的道路仍是遍地荊棘。